科技信息资讯,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首页 > 大数据> 正文

离谱!部分芯片售价21.5元,经历了什么?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21 20:32
浏览:162

  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产能紧缺持续了两年,不过最近几个月情况又变了,产能开始过剩,芯片价格暴跌,市场上有部分芯片价格从3500多元暴跌到600多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期,不少半导体行业公司出现了减产或是砍单现象,有芯片价格下跌8成,8个月的时间,L9369-TR型芯片从3500元高位,下滑至671元,降价幅度超80%。

  ST意法半导体旗下型号为STM32F103C8T6的芯片目前售价为21.5元,此前一直维持在200元的高位。

  有销售商表示,报价是跟着市场行情走的,从6月开始疯狂降价,“涨得离谱,跌得也离谱。”

  今年6月底,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产品依旧供不应求,但市场缺芯潮已经转向结构性短缺。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不久前公开表示,由于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疫情等原因,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出现放缓迹象,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领域均受到波及。终端市场的需求增速开始滑落,砍单已经成为近期芯片行业的一个常见现象。

  公开资料显示,高通近期将其骁龙8芯片订单缩减了10%~15%,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出货骁龙8第二代芯片时,将现有骁龙8系列处理器的价格降低30%~40%;联发科则将2022年第四季度与供应商签订的入门级和中端5G芯片订单削减了30%~35%;IDM巨头德州仪器也通知客户,称下半年供需失衡状况将缓解,以电源管理芯片为首的模拟IC将面临价格大跌。

  “缺芯”变“砍单”,冰火两重天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半导体芯片产能短缺,以及网络上到处可见的涨价函早已让以汽车为代表的多个行业“叫苦不迭”,甚至有汽车企业只能以停工停产来应对。但现在,整个半导体行业正面临“砍单潮”。

  受局部疫情、俄乌冲突等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降低,正在积极备货的供应链以及终端厂商因前期生产芯片太多,将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不得不减少生产量。

  “砍单”在消费电子领域最先发生,特别是显卡、智能手机等产品。之前一直买不起、买不到的显卡,随着“挖矿潮”的退去、比特币的暴跌,市场需求放缓,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其次,智能手机、PC市场需求同样在放缓,预测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同比下滑3%。

  “砍单”现象从消费电子终端,开始逐渐往芯片厂商蔓延。驱动IC、MCU、SoC等订单持续下降,部分晶圆代工厂甚至开始取消扩产计划,产能扩充按下暂停键。

  7月初,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行业龙头台积电罕见经历三大客户同时调整订单。在手机方面,苹果公司下调iPhone14首批9000万台出货目标,砍单规模达到一成。在PC芯片领域,AMD和英伟达也因PC市场需求急跌及“挖矿”热潮消退要求调整订单。其中,AMD调减今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共约2万片7/6纳米订单,英伟达则要求延迟并缩减第一季度订单。

  具体到产业链上,继驱动IC(集成电路)、电源管理IC与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传出降价后,MCU(微控制单元)也出现“砍单”降价压力,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仪等MCU厂商被传出报价严重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电子芯片供过于求的同时,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却仍然面临缺芯困境。

  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驱动IC逐步调降价格,在第二季降幅约10%~15%。同时,随着晶圆产能扩大,面板厂减产,造成需求大减,第三季驱动IC价格降幅预期将扩大到20%以上。

  相对的,基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预期提升的背景,业内专家对车规级MCU市场进行推测,认为中国2022年~2025年车规级MCU市场规模或将分别达到33.63、37.53、41.66、45.93亿美元,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22%。

  “今年以来,由于地缘风险、通货膨胀、加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终端消费市场需求下降,导致消费性MCU价格滑落明显。”CINNO Research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Elvis Hsu认为,“而工业控制级和汽车级MCU,因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持续增加,其价格相对持稳。”

  市场分析认为,一方面,消费电子需求疲弱,导致低端芯片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新能源转型逐步推进,基建、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缺芯”问题仍然严重。市场需求的两极分化在透露一个信息,半导体市场增速放缓,产业结构面临调整。

  芯片投资进入“冷却”阶段

  近年,包括台积电、SK海力士在内的全球芯片制造端加大了产能投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台积电在2021年、2022年持续进行投资扩张外,还有多家主要的芯片制造公司计划大举建厂。

  2021年,韩国三星和美国英特尔对半导体业务的资本性支出分别高达300亿美元和203亿美元,分别创历史新高。其中,英特尔还将作为美国“芯片法案”的主力军,参与到总计52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业投资中。此外,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格芯等公司也均在2021年和2022年陆续宣布了投资建厂的新计划,其中不少产能将面向汽车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市场。

  然而,在经历了2021年的火热扩张后,全球芯片制造厂在2022年进入“冷却”阶段。据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终端产品需求低于预期,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正考虑在2023年削减约25%的资本支出。台积电也在财报会上表示,该公司今年的扩张支出可能较最初预期削减至多9%。

  同时,《华尔街日报》报道也指出,随着PC销售趋缓、加密货币挖矿热潮消退,使得过去两年需求旺盛的部分芯片的市场已开始出现疲态,英特尔、NVIDIA、美光等半导体厂商相继提出警告,预计市场正走向下滑。

  英特尔财务长辛思纳(David Zinsner)在6月表示,近期针对今年下半年前景“出现很多杂音”,将会就现实情况调整支出与投资。该公司PC芯片部门在6月暂时冻结了人事招聘,并采取其他降低成本措施。

  存储芯片厂商美光(Micron)也发布了三季度销售预测,美光CEO梅罗特拉(Sanjay Mehrotra)还警告称,“产业需求环境疲软,PC与智能手机销售下滑”,正在削减部分支出计划,以应对最新市场动态。美光首席商务官萨达纳在业绩说明会后还表示,受中国大陆疫情封控影响,美光大陆业务第四财季(6-8月)的营收估计将大减30%,代表总营收将减少约10%。

  对于投资“退潮”,市场仍在观望。目前,抢占新兴需求和先进技术,成为了芯片制造业的当务之急。

  据分析,由于需要节省成本、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晶圆厂的部分客户需要从8英寸过渡到12英寸产品。另外,存储芯片也对12英寸芯片产生了主要驱动力,或将占据一半的市场产能。

  Gartner于6月更新报告称,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按年下降7.1%。“需要留意的是,5G手机的增速可能比市场预期要慢,在高通胀国家尤为如此。”盛陵海分析称。因此,HPC、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成为芯片商重要的竞争领域。

  彭博研究员Charles Shum则指出,环球晶圆建设应当偏向大尺寸和先进制程产品。“对12英寸晶圆的需求将加快增长,但8英寸晶圆的年均增速将放缓到大约2%。"

  全球半导体行业可能面临下行周期

  最新一期的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分析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周期性沉浮,认为目前该行业正有可能面临下行周期。

  文章指出,2021年,显卡曾是市场上的热门货,视频游戏爱好者和加密货币矿主连夜排队抢购,以获得英伟达或AMD这两家最新的高端产品,当时GPU远不是唯一炙手可热的半导体产品。芯片的严重短缺扰乱了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甚至导弹的量产,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市场需求激增。

  根据研究公司IDC的数据,去年芯片行业的总营收同比增长了四分之一,达到5800亿美元,芯片制造商的市值也跟着飙升,台积电在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排行榜中杀进了前十。

  文章认为,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半导体周期——需求和新供应之间的传导滞后性通常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好像已经成为过去式。芯片公司资本支出猛增,台积电和其两个主要竞争对手英特尔和三星去年共投资920亿美元,比2019年激增73%,并承诺未来两年内再投资2100亿美元左右。

  文章指出,现在看来芯片产业波动周期很可能会提前到来,各种芯片需求已经出现了不稳定。7月14日,台积电在法说会上表示其投资有可能将少于预期。三星警告说,公司的利润停滞不前,据说该公司正在考虑在2022年下半年降低内存芯片的价格。今年6月,美光科技预计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72亿美元,比预期低五分之一。集邦咨询预计,未来三个月内存价格将下降十分之一。根据估计,自今年一月以来,随着加密圈的内爆,显卡的价格已经下跌了一半。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委婉表示,今年下半年“甚至比一个月前还要嘈杂”。

  半导体行业经历涡轮增压式的繁荣过后可能迎来超级大萧条,今年全球芯片制造商的股价已经下滑了约三分之一。此外,地缘政治紧张有可能使全球市场分裂,并破坏复杂的供应链系统。

  此外,华尔街日报与日经新闻也都已发出类似警示。华尔街日报指出,分析师对芯片商销售前景已更为悲观,美国银行认为半导体景气循环可能正走到下行周期。日经新闻认为,在半导体需求急踩刹车之际,业界却相继启动巨额投资,英国Omdia公司分析师南川明警告,除了最先进芯片之外,其他产品都将供应过剩。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公布的全球芯片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球芯片市场增速明显放缓。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15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0.5%。2022年3月全球半导体的同比增速从2月的32.4%降至23.0%。

  此外,数据显示,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个月移动平均数有所下降,其中,美国下降了5.3%,日本下降了0.6%,中国下降了1.9%,总体的三个月移动平均数也有0.5%的下降。

  可见,尽管全球芯片市场仍在稳步增长,但是增速也明显放缓,而这或许意味着全球半导体市场将迎来一个拐点。

23

热门文章

  • 索尼降噪豆5,降噪行业新标杆,只要1999元!
    索尼降噪豆5,降噪行业新标杆,只要1999元!

    索尼降噪豆5,降噪行业新标杆,只要1999元!

    2023年7月27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发布新款双芯降噪旗舰真无线耳机——索尼降噪豆5(型号名:WF-...

  •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增效

    时链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算法赋能节能

    9月3日,为期三天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充分演绎和展现了人工

  •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演讲

    思必驰俞凯受邀出席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并发表主题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柳州技术中心举办了AI人工智能应用讲座,思必驰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凯受邀参加,现场带来

  •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方关注!

    哲语人工智能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到多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9月1日—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以AI赋能城市数

  • 第二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在沙特利雅得开幕
    第二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在沙特利雅得开幕

    第二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在沙特利雅得开幕

    当地时间13日晚,由沙特阿拉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局主办的第二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幕。沙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局局长在开

  • IDC:2026年,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IT支出
    IDC:2026年,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IT支出规模将超266亿美金

    IDC:2026年,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IT支出

    DC于近日发布了2022年V2版IDC《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929 5亿美元

人工智能

更多 >

物联网

更多 >